噪聲防治措施
對噪聲污染的防治,一方面依靠噪聲控制技術的發(fā)展,另一方面還有賴于立法管理和的行政措施。特別是環(huán)境噪聲源的管理,對防治噪聲污染至關重要。
噪聲控制基本途徑
在我國,有關標準規(guī)定,住宅區(qū)噪聲,白天不能超過55分貝,夜間應低于45分貝。世界上一些城市頒布了對交通運輸所產(chǎn)生噪聲的限制。為了防止噪音,我國聲學家馬大猷曾總結和研究了國內(nèi)外現(xiàn)有各類噪音的危害和標準,提出了三條建議:
①為了保護人們的聽力和身體健康,噪音的允許值在 75~90 分貝。
②保障交談和通訊聯(lián)絡,環(huán)境噪音的允許值在 45~60 分貝。
③對于睡眠時間建議在 35~50 分貝。
隔聲罩是什么?
設備隔聲罩的外殼主要是由一層不透氣的且具有一定重量和剛性的金屬材料制成的,一般都是用大約2~3毫米厚的鋼板,鋪上一層阻尼層。阻尼層常用的瀝青阻尼膠浸透的纖維織物或纖維材料(用瀝青浸麻袋布、玻璃布、氈類或石棉絨等材料),有的用的是的阻尼漿。
隔聲罩在隔噪音處理起到什么作用?
設備隔聲罩的外殼主要是由金屬材料制成,這種材料一般用大約2-3毫米厚的鋼板,鋪上一層阻尼層。而阻尼層常用的瀝青阻尼膠浸透的纖維織物或纖維材料(用瀝青浸麻袋布、玻璃布、氈類或石棉絨等材料),有的用的是的阻尼漿。
外殼附加阻尼層可以有效避免發(fā)生板的吻合效應和板的低頻共振。外殼也可以用木板或者塑料板制作,一般輕型的隔聲結構采用鋁板,對于隔音要求較高的隔聲罩也可以做成雙層的,內(nèi)層要比外層薄一些;兩層的間距一般在6-10厘米,內(nèi)部填充多孔吸聲材料。
隔聲罩的內(nèi)側附加吸聲材料,可以有效減弱噪音。在吸聲材料上覆一層穿孔護面板,其穿孔的面積大約占了護面面積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在進行噪音處理時,可以在隔聲罩和設備之間填上橡皮墊,防止振動的傳播。對于需要散熱的設備,需要留有通風管道,這種管道需要有消聲結構或者安裝消聲器。在設計隔聲罩時還要注意防止油污、粉塵和腐蝕等。
噪聲是發(fā)生體做無規(guī)則時發(fā)出的聲音
聲音由物體振動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質(zhì)(如固體、液體、氣體)中進行傳播。我們通常聽到的聲音為空氣聲。一般情況下,人耳可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Hz,稱為可聽聲;低于20Hz,稱為次聲波;高于20,000Hz,稱為超聲波。我們所聽到聲音的音調(diào)的高低取決于聲波的頻率,高頻聲聽起來尖銳,而低頻聲給人的感覺較為沉悶。聲音的大小是由聲音的強弱決定的。從物理學的觀點來看,噪聲是由各種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聲音雜亂、無規(guī)律的組合而成;樂音則是和諧的聲音。
判斷一個聲音是否屬于噪聲,僅從物理學角度判斷是不夠的,主觀上的因素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樂對正在欣賞音樂的人來說是樂音,但對于正在學習、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問題的人可能是一種噪聲。即使同一種聲音,當人處于不同狀態(tài)、不同心情時,對聲音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主觀判斷,此時聲音可能成為噪聲或樂音。因此,從生理學觀點來看,凡是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即不需要的聲音,統(tǒng)稱為噪聲。當噪聲對人及周圍環(huán)境造成不良影響時,就形成噪聲污染。
您好,歡迎蒞臨欣飛同創(chuàng),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